平台虚***招聘,平台虚***招聘信息太多了怎么办

招工***大曝光!网络招工猫腻多,你中招了吗?
见过招工工资最高的,直接给老板你当,本人***,因老公不育不能生小孩,招年轻有精力的小伙,如果成功怀孕,直接当老公,把原配踢了,还给丰厚酬金表示感谢。这种招工广告广东最多,还都贴在电线杆子上。
不知道在外地打工的小哥有没有被这样的小广告给迷上的,通常小广告上印着一位漂亮***的美女,广告词写的非常诚恳,很有诱惑力,最上面写着大大的“重金求子”,黑色字体,加粗,越显眼越好,生怕别人看不到。落款写上某某小姐,联系电话什么的,特别写上一句话“本广告真实有效,有效期7天”。看上去很像那么回事,如果你打了上面的电话,你就进局了,会一步一步的教你做人,让你认清社会的险恶,不只是骗你的钱财,可能还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。这是一个团伙,有组织的诈骗行为,一个人单枪匹马一旦进局就很难抽身。生财有道,不可有贪恋!踏踏实实赚你应该赚的钱才是王道。[呲牙][呲牙]
怎么判定网上招工的不是虚假招工?
10年工作经历26次还工作总结如下:跟你谈理想者远离,公司位置处于市中心老旧便宜写字楼70%属于不靠谱。公司员工低于50人开5年以上慎重。面试HR提问不专业且随意,或是销售经理(主管)直接面试你可以说家里炖的汤回家关火!
天上不会掉馅饼,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。
1、招聘公司的待遇高于同职位太多,然后又没有相应的能力,一般都是骗子公司吧!
3、一般电话给你说工作怎么轻松,然后又能出国旅游,又不怎么需要干活,又可以不需要经验可以培训你的那种,个人认为也是骗子公司!
我做人力资源很多年了,我觉得您说的这三种招聘情况有可能是三种类型:第一种,对于一直招工投简历不处理的,一般情况是此岗位不是目前缺岗需要补员,可能是用人部门或HR通过往年经验或在岗人员状态作出的缺岗预判的一种人才储备方法,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在招聘网站刷存在感的一种变相宣传;第二种,看了简历没下文,很有可能是你的简历某一方面不符合邀约面试的条件,企业在寻找心目中更匹配的人;第三种,看了简历秒回不匹配,有可能是你的简历、工作经验与招聘岗位严重不符或简历过于简单,扫一眼直接被刷掉了,或者是你实际很匹配,但招聘岗位只是作长期储备人的打算,不急上岗,为了不让求职者总是留言或电话咨询而作出的举动。
所以,求职者应多关注职位刷新靠前或企业挂出的精品招聘职位,再好好建设自己的简历,学习沉淀自己,使自己有竞争力,成功率相对会高。
以上是我多年从事HR工作的经验分析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。
我是做人事的工作的,有以下建议:
1.一般出现大量招工的,一般都是非直招的机构;
2.一般在面试过程中收钱的,包括资料费、管理费等,几乎都是非直招类的;
3.大型或者正规企业,面试时一般见到一间或几间小房子,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工牌,或者,佩戴的工牌与单位名称不同,那么就要留意了,因为一般而言这份都是非直招的;
4.可以直接问给你打电话人事人员,你们是不是直招的,请如实回答;
5.还有签订合同时候,你要看,签订的是劳动合同的是直招的,签订劳务合同的,那就是非直招的;
6.在谈话过程中,或者网站上出现要求较少,或者没明确的岗位职责时,需要警惕;
7.谈薪水高于预期,或者高的离谱,那么这个可能就是陷阱;
8.在求职正规企业期间,于电话面试或者实地面试中,可以问面试人员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五险一金,缴纳五险一金的,是直招企业,否则就是非直招类机构;
现在非直招的机构多,许多网站或者平台均如此,希望多鉴别思考,也可实地考察(距离较近的前提下)记住,最好走直招,这样有利于维护我们的权益!
以上,仅供提供参考!谢谢
怎么判断网上招工的是不是虚***招工?
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,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找工作也成为了主流。网络让求职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,也给求职者带了信息虚***的烦恼,所以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[_a***_]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,以防被骗。
在回答问题之前,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:
2008年5月份,我一个大学室友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份“储备干部”的岗位,第二天他顺利通通过面试,回到宿舍后一直向我们宣传企业的各种好,建议我们一起去上班。入职不到3天,公司“主管”找他沟通,告诉他“说通过几天的工作,发现你是难得的人才,很有潜力,公司月底有一个‘储备经理’培训计划,领导准备破格给你一个机会(一般都需要入职3年以上才有机会),培训通过后可以直接晋升为经理,让他打电话与家人商量一下.....”。室友回来欣喜若狂的告诉了我们这个消息,并感觉很自豪。我听后的第一感觉就是“有问题”,当场“泼了他冷水”,最终他参加了所谓的晋升培训。半个月后他再次回到宿舍,我们感觉他精神非常不好,聊天中得知他半个月的时间里被分3次收取了一万多元(培训费、服装、就餐、体检、检测、住宿等),培训结束后企业以“培训未通过”为由安排他负责招聘(街上发传单)....最终这位同学忍受不了“骗别人”而离职。
招聘信息的虚***不仅仅出现在网络上,线下(人才市场、劳务市场、职介所)也是普遍存在,虚***招聘信息泛滥主要是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,企业发布虚***信息违法成本低,求职者***难所导致。
下面我列举一些常见的虚***信息识别办法:
1.结合自身能力(情况)理性筛选求职信;对薪资待遇虚高,要求过低的岗位一定要慎重考虑。
2.明确职业定位,不要仅仅只关注工资,结合技能、学历、履历、年龄综合选岗。
3.一份正规的招聘信息对公司名称,岗位描述,任职要求过低、能力要求,学历要求,履历要求,工作时间,薪资标准,***,年龄要求,公司地址,联系方式的描述是非常清楚的。
4.刻意强调待遇好,工作的简单,工资高的招聘信息虚***的可能性往往非常高。
5.刻意强调可兼职做,回报高的岗位十有八九是虚***招聘。
6.入职需要缴纳押金,保证金,培训费,报名费,体检费,诚信金,上岗费……的公司一定有问题。
7.分清直招(一般指公司招),派遣(第三方公司招),劳务(介于公司直招和派遣之间的用工模式,具体要看合同),中介(公司委托职介代为招聘);其中公司直招最为正规。 8.提出暂压证件的(身份证、学历证、技能证等),属于违法,一定要留心。
9.通过网络平台招聘国企,央企,银行等名头很大的“公家单位”,一般不是正式工。
10.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查询招聘企业的真实性,合法性,查不到的100%是虚***信息。
11.通过百度,看准网,知乎,悟空等,搜索招聘信息,一般可以查看到相关评价。
12.面试地址与企业招聘信息上地址(或企业注册地址)不统一(特别是在民宅面试),求职者一定要小心。
13.面试过程只谈收入、待遇、未来,不谈岗位要求、工作内容的一定是虚***招聘(搞不好是传销)。
14.通过网页小弹窗广告发布的招聘信息,一般不是什么正经工作。
如果我们遇到虚***信息侵害应该怎么办?
1.发现虚***招聘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向当地“劳动监察大队(或拨打12345)”举报,或者通过“中央网信办”网站举报(或拨打12377)。
2.遭受到虚***招聘信息侵害的,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10,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
总之,理性求职,多比多看,入职谨慎,遇事冷静,“虚***招聘信息”一定逃不过您的火眼金睛。
最后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我的回答。
求职需谨慎 ,路上陷阱多。
不要看钱多, 自我要斟酌。
事先交押金, 八九问题多 。
入职无要求, 多半有问题。
多查多比较, ***的真不了。
如果还被套, 主动把警报。
朴素分享经历,我是@在他乡—老徐 ,点关注支持💪💪💪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jrc.cn/post/2120.html